棋如人生
2016-05-23 03:56:36  围棋 人生感悟 

围棋,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玩的棋类游戏,没有之一。如果有机会重新评价四大发明,我建议应该加上围棋进去。

最近一段时间,没事儿就用手机和机器下围棋。我的水平很烂,但我不想专门去学围棋,而是想通过不断和电脑下,慢慢地掌握下围棋的技巧和方法,我到底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反复与这款软件下棋的过程中赢过它。慢慢地,我的棋力在一点点增长,尽管现在还是下不过它,但却悟出了不少人生的道理。把它记录下来,以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够和我一样热爱围棋,特别是不要记棋谱,硬玩,自己琢磨其中的奥妙。

一、对称性破缺

围棋是两个人分别执黑执白,交替地往上码子。所以,在初期这样的走法是对两个人绝对公平的。但是由于存在着提子的规则,于是在这样的完全公平对称的棋局中就有可能发生突变,从而破坏掉对称性,或称对称性破缺。当我们将对手的一大片包围住以后就能在瞬间扭转局势,从而导致双方的实力拉开距离。

在人生中,也经常会存在着这样的突变。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这样的突变出现,否则一招疏忽,满盘皆输。

二、从小到大

刚开始接触围棋的时候,我仅仅知道围棋的基本规则,特别是了解到当我把对方的棋全部包围了以后就可以把那一片棋吃掉后,就特别容易着急走棋将对手围死。然而,令我奇怪的是,计算机随便的这一下、那一下的走走,却经常让我围不着它。通过观察,我发现,计算机走棋几乎从来不紧挨着码子,而是经常使用小飞、大飞这样的走法。开始我不理解这样走的好处,但后来发现,这样的跳跃实际上可以增加走棋的速度。于是,慢慢地,我也学着这样走,然后观察的空间尺度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升高了。比如,原来我仅仅知道挨着走,但后来就知道了棋子和棋子之间会存在着势。我往一大块空白中放一粒棋子,这一粒棋子就会往四周辐射出“势”,于是我的观察视角就不知不觉地升高了一个层次。

三、做实

认识到更高空间层次的存在以后,我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我开始经常性地跳跃式走棋,于是常常被计算机用各种手段破解掉。原来,在围棋中,零星的几个棋子的确可以在一片区域中产生势能,但却不足以将势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占领。实际上,我们知道一片棋中只有当存在着两个活眼的时候,这片棋才算真正的活,如果我们不用紧密的棋子排布围出两个活眼的话,我们不能算真正做活一片棋。这就意味着,当遭受到敌人紧密的进攻的时候,我们必须一个棋子一个棋子将它做实。所以,不是说挨着走就不好,它会给我们带来坚实的后方。

后来我悟到了,一味地强调大局观,但是基础不牢靠势必不能把握住关键的棋局。我们必须在大尺度和细节,虚的势和实的占之间寻求平衡。

四、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

进入到这个阶段,我开始感受到实际上下围棋就是在进行注意力的分配与管理。因为我们在面对一张大棋盘的时候不可能像AlphaGo那样对整个棋盘那样进行整体思考。所以,我们不得不将自己的注意力在棋盘的部分之间经常性的切换。这就出现了一个注意力管理问题:我们是应该认真盯住棋盘的一块区域紧追不放,还是应该将关注点分配到不同部分上去呢?我发现,两者都需要,同时又都不能完全坚持一种方案。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在局部的时候,我们就会很容易丢失全局;否则过多地分配在不同区域就有可能导致我们无法做活任何一片区域。所以,面对棋盘,我们必须具备精准识别危机性的能力。在遇到关键时刻,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关键的棋局上,否则我们就应该将注意力分配在不同的小部分棋盘上。

五、抢占先机的重要性

尽管我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点,但发现我仍然很难在整体上赢对方,最好的程度是输它30子左右。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观察电脑走棋,我发现,它走棋的时候会经常跳来跳去地攻击我一些不得不应付的部分;而我走棋的时候则经常是采取守势,经常为了将一片棋走得更扎实而码子。于是,我慢慢地也学会了枪占先手,即逼着对手走。结果,效果很好,我能赢机器了。

这里面存在着另一个层次的对称破缺,尽管表面看攻击和防守都是对称的,无非就是下一个子吗?但后来发现,其实这是不对称的,先手放拥有很大的控制权,它就有可能操作着你将棋局拉向对它有利的方向。

在生活中也是,我发现我有的时候过于谦虚,不喜欢主动做事,而是喜欢躲在小角落里被动地接受。但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一生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总是被动的做事,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别人牵引乱,反而形不成自己的东西了。我目前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在这里。

六、金角银边

在围棋中,有一种说法叫“金角银边草肚皮”,很小就听说了,但最近才慢慢体会到它的重要性。由于四角的位置的特殊性,我们借助角或边的力量很容易生长出一大片自己的阵地出来。否则的话,如果不注重抢角抢边,我们很容易保不住自己在中盘的阵地。所以,在同等的条件下,我们要尽可能占角占边,同时让棋子能够从角或边向内生长起来。

在生活中,角或者边相当于是我们的家,我们的阵地,我们的基础能力。一个人能力再强,在外面再风光,如果没有了家庭的支持,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腹背受敌。同样的道理,我们做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一个自己最擅长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学科,把这个基础打牢靠了,才能够快速地向中盘甚至别人的阵地侵占。所以,你看那些大家由于基础底子好,做起研究来就会不慌不忙,也不会赶时髦,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的问题。而我辈之流没有基本的阵地,就只能在不同领域间跳来跳去。

2016-05-23 13:54:54
   1. 要是AlphaGo能早日开放出来对弈就更好玩了,随时随地和超越人类的存在对决,棋力增长、认识和感悟层次又更高更快更强了

2. 虚实结合很有启发,学科基础就好比死活题,基础好有大量死活题积累,能快速准确判断这片旗是死是活能否做大如何取舍,心里有底,而前人的定式手筋理论模型,其实没有认为的没那么重要了,有的反而会束缚思想。

3. 围棋作为游戏,在未来一定是要写入(人机融合)新AI人类的史册的 :),地位会超越四大发明。

2016-05-25 06:36:02
   很有意思的分析,我也一直觉得“围棋”没有那么简单,吴清源老先生的理解(不在胜负)可能是最深的,围棋也许真的是人工智能的一道坎。
2016-06-13 07:37:35
   没有纸张和印刷术何来的工业革命,何来计算机,何来人工智能?(不是说与工业革命的必然性,而是说四大发明的价值衡量)围棋说到底只是一个智力游戏而已。没必要过于拔高。
2017-01-07 15:04:42
   非常受启发,我正在记录由此文产生的启发信息。也许可以用围棋的一些规则来设计愿望树的生长规则。
2017-01-07 15:24:22
  
  • 人们的心流稳定性是有限的。
    • 这就好比在围棋游戏中,单个棋子的气是有限的。
  • 人们的心流稳定性是可以得到加强的,当被别人理解、认可或施与资源时,就会加强。
    • 这就好比在围棋游戏中,多个同色相连棋子的气比单个棋子的气更多。
  • 人们的心流稳定性是可以被削弱的,被别人误解、拒绝或剥夺资源时,就会削弱。
    • 这就好比在围棋游戏中,对立方的棋子可以减少我方棋子的气。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马上登录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