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84页 1 2345678910 >跳到
2013-01-01 08:54:43 

  
2013年第一天,献给大家一份薄礼,Netlogo5.0的中文手册。
Netlogo是一款很好用的多Agent模拟软件平台,我正在给本科生讲授有关多主体建模的课程,这款软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它非常简单好用,而且很绿色。我正准备筹备一个网站平台,让大家可以共享netlogo开发的程序。
感谢赵茜、郑杰慧两位同学的辛勤翻译工作。
../files/201301010853_netlogo5.0 中文.rar
...
阅读(9669) | 评论(11) | 收藏(0)
2016-05-23 03:56:36 

  
围棋,我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玩的棋类游戏,没有之一。如果有机会重新评价四大发明,我建议应该加上围棋进去。
最近一段时间,没事儿就用手机和机器下围棋。我的水平很烂,但我不想专门去学围棋,而是想通过不断和电脑下,慢慢地掌握下围棋的技巧和方法,我到底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反复与这款软件下棋的过程中赢过它。慢慢地,我的棋力在一点点增长,尽管现在还是下不过它,但却悟出了不少人生的道理。把它记录下来,以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够和我一样热爱围棋,特别是不要记棋谱,硬玩,自己琢磨其中的奥妙。
一、对称性破缺围棋是两个人分别执黑执白,交替地往上码子。所以,在初期这样的走法是对两个人绝对公平的。但是由于存在着提子的规则,于是在这样的完全公平对称的棋局中就有可能发生突变,从而破坏掉对称性,或称对称性破缺。当我们将对手的一大片包围住以后就能在瞬间扭转局势,从而导致双方的实力拉开距离。
在人生中,也经常会存在着这样的突变。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这样的突变出现,否则一招疏忽,满盘皆输。
二、从小到大刚开始接触围棋的时候,我仅仅知道围棋的基本规则,特别是了解到当我把对方的棋全部包围了以后就可以把那一片棋吃掉后,就特别容易着急走棋将对手围死。然而,令我奇怪的是,计算机随便的这一下、那一下的走走,却经常让我围不着它。通过观察,我发现,计算机走棋几乎从来不紧挨着码子,而是经常使用小飞、大飞这样的走法。开始我不理解这样走的好处,但...
阅读(1836) | 评论(5) | 收藏(0)

  
时间:2008年11月2日,下午2:30
地点:三号会所(所有参与者10元场地费,+5元有饮料)
内容:
1、播放电影《攻壳机动队》(将近82分钟)
2、关于电影的讨论:(1)、从电影、艺术和哲学的角度探讨该电影;(2)、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人工智能、人-机结合以及人类的未来等问题。
3、给大家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并形成一些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
电影介绍:
公元2030的世界,人类科技迈向了更高的新的层面,其中有几种科技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
  1. 人类的灵魂被证明可以数字化,也可以实现复制(但会产生很强副作用),并被付诸实践。
  2. 人类全身的器官可以被义体化 (所谓义体化即全身的每一个器官都可以被人造部件及人造器官替代,包括大脑。事实上人类通过更换身体的各个部件而达到长寿以及各种目的已不是新鲜事,更有许多人的大脑也已经电子脑化->即生物大脑被电子器官模拟的大脑替代,从而真正实现所谓的“数字化的时代”)
  3. 网络能够实现随时随地接入化,人类从庞大的社会结构直至单独的个人身体,都可方便的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构成了一个无比复杂的信息网络:这就是本作的世界观基础。
  4. 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飞跃猛进,虽然还没有能够自我思考且具有灵魂的AI存在,但这也一样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其实真正能思考的AI早在95年的剧场版诞生了,而在本TV版的剧情中期也诞生了真正能思考的AI...
阅读(3944) | 评论(1) | 收藏(0)

  内容介绍随着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以4∶1的大比分战胜人类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机器将征服人 类的担忧正在甚嚣尘上。《走近 2050》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机和谐共生、协同演化的全新场景。 在看得见的未来,人类将越来越多地沉浸于五花八门的虚拟世界以获取各式体验,与此同时,我 们将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注意力源源不断地输入给机器世界以促使它们进化。
本书从注意力的角度解读了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注意力经济、众包、人类计算、计算机 游戏、虚拟现实在内的技术领域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概念: 占意理论、“游戏+”时代、意本家、自动游戏设计、自动化创业、占意通货、许愿树,等等。 所有这些将为我们理解技术与人类的关系、透视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和走向提供深刻的洞察。 本书适用于互联网及人工智能从业人员,企业高管,以及对人类与科技的未来、科技如何影 响社会等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前言2050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这本书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人工智能将替换人类完成所有艰苦的工作,人类则将醉生梦死在由机器产生的虚拟或半虚拟世界中;与此同时,所有人和机器将会通过注意力这一纽带——它是机器世界的动力来源,也是人类仅剩的无法被替代的唯一资源——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全球大脑。这幅景象很像电影《黑客帝国》(Matrix)所描述的未来:机器创造了大型虚拟世界Matrix,将所有人圈养其中,同时榨取人类的生物能量为机器使用。只...
阅读(2949) | 评论(1) | 收藏(0)
2015-08-05 08:21:49 

  记录集智——一个民间科学探索群体的成长故事 
2015年7月25日早9点,集智俱乐部第一届年会在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费彝民楼隆重召开。作为集智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我走到了主席台前进行大会致辞。台下,一些久违而熟悉的面孔正投射出期待与支持的目光。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脸孔是完全陌生的,他们似乎要从我的演讲中找到对于集智俱乐部全面的解读。可是,这哪里是十几分钟的时间可以讲清楚的呢?
 
集智俱乐部网站2003年初,北京交通大学(当时的北方交通大学)南门外的小饭馆。我和几个师弟、师妹正在商讨着如何筹办一个网站,以弘扬贺仲雄老师的教学、科研全新理念。贺仲雄,全国知名的软科学专家、模糊数学专家、可拓学专家,但在我们眼中,他是一名老顽童,也是我们这些人在科研、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5年前,我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认识了他,结果收获了他长达5年的非同寻常的“特殊教育”。我们将他的教育方法戏称为“还我聪明”法,即摆脱掉传统教育中的束缚,回归学习与科研中的本源。渐渐地,在他的指导下,我已经发表了多篇论文,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贺家军”的“大师兄”。于是,为了让贺老师特殊的教育方法发扬光大,我决定与几位师弟、师妹一起建立一个网站,在这里张贴最新研究论文、交流学术想法。
 
网站叫什么名字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这个名字应能反应贺老师的学术思想,又不能限制在现在研...
阅读(3838) | 评论(7) | 收藏(0)
2016-09-05 03:40:04 
  偶然看到《罗辑思维》介绍吴军的这本《智能时代》,并介绍说是在讨论人工智能引发的技术革命会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我就果断地买了,并饶有兴致地读了起来。
然而,我很快发现,他这本书很有“新瓶装旧酒”的嫌疑。所谓的新瓶当然是指人工智能;旧酒则是指大数据。也就是说,整本书实际上更像是一本讨论大数据技术的书,而人工智能部分仅仅占了最后的两章,充其量也不过是全书内容的1/3.
然而仔细想想,这样的编排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媒体、投资人及其外行人士已经把仍人工智能这个吵得过火了,于是吴军博士决定站出来为群众降降温。他的观点,我总结其实就这三条:
1、人工智能被炒作得过了,实际上人工智能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革命。
2、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确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人们的确需要新的思维模式
3、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就是大数据
...
阅读(1026) | 评论(0) | 收藏(0)
2016-07-13 04:11:22 

  请大家注意,有关集智俱乐部的最新活动信息请关注下列公众号
swarma_org
...
阅读(1313) | 评论(0) | 收藏(0)
2016-05-27 02:20:41 

  
  
终于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利用上下班、等车、等时间在喜马拉雅将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科幻小说听完了,震撼于作者巧妙的构思、宏大的叙事,以及超前的科学思想和意识。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眼中的基地系列小说。
 
一、心理史学 
当初一开始能够将《基地》听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开篇介绍的“心理史学”。这是一个什么鬼呢?这是一套统计学理论,就像是统计物理,只不过它的应用对象不再是大量的微观粒子,而是大量的人。换句话说,心理史学可以抓住大量人类进行互动的宏观规律。这听起来好像非常不靠谱,但是书中却假设,他的发现者哈里.谢顿不仅为心理史学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方程,而且还利用理论构造了一个庞大的谢顿计划,即在银河系的边缘——端点星建立了一个基地以抵抗银河帝国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并以此为原点,蓬勃发展出一个全新的帝国。于是,所有的历史演进全部按照谢顿计划运行下去。
 
作为系统科学的从业者,我当然知道心理史学是什么玩意儿。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行为动力学吗?现在,随着大数据的累积,人们已然可以做到为人类群体行为写出精确的方程了。例如Barabasi的辐射模型可以精确预测两地的通勤人流量(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iation_law_for_human_mobility)。但是,要知道阿西莫夫是从1940年开始写《基地》小说的,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前的洞察力。
 
小说的第一部...
阅读(1371) | 评论(1) | 收藏(0)
  今天在清华大学听了一天的学术会议,会议地址如下:
 
mp.weixin.qq.com/s?__biz=MzIxNzE2MTM4OA==&mid=2665642769&idx=1&sn=12e5766c514e7b3c1b05dd4456db2ea5&scene=23&srcid=0520vxiZ5sezxZn2TrHfIizW#rd
可能是由于我已经长期没有参加过学术会议了,所以今天听会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下面结合着听到的工作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做一个总结,以便将想法留存,同时也方便大家follow 学习。
先说一下总的感受,这是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举办的硕博论坛,主题为“计算未来”。由于最近Deep learning呈现井喷式发展,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这一块,Deep learning将有可能获得重大突破。一方面,Word2Vector和LSTM网络等技术的快速突破已经在很多场合获得重要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数据要么属于时间序列,要么可以转化为时间序列(例如复杂网络),故而,NLP上面这些技术将会形成一种通用技术,从而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系统与应用场景中去。由于Deep learning这套技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自发生长出结构,而新型的NLP分析方法可以从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直接生成相应的上下文、语义层面的机器理解,所以新方法将可能创造很多全新的应用。这就好比2000年开始热起来的复杂网络,新型的技术将会很快形成一种横断学科应用到各式各样的复杂系统中去,形成横断学科。另外,感受到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厉害,他们跟进国际前沿,特别是deep learning这块的速度很...
阅读(2559) | 评论(0) | 收藏(0)
  尊敬的各位老师,
 
基金委理论物理专款委托汤雷翰、叶方富和我(周海军)与牛津大学Julia Yeomans 教授一起组织 “第十一期理论物理前沿暑期讲习班:自驱动系统非平衡统计物理”。讲习班于2016年8月8日- 2016年8月20日期间在北京中科院基础科学园区举行。我们希望招收约40名国内研究生和博士后,及不超过15名国际研究生和博士后参加。
 
请您将这一信息转发给有兴趣的青年学者,谢谢!报名截止日期为 2016年6月1日。关于讲习班的更多介绍请见:
 
power.itp.ac.cn/~zhouhj/Summer2016.html
 
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0622&do=blog&id=963861
 
报名材料(一份PDF文件):包括(a)个人简历;(b)个人陈述(尽量简短,说明研究课题与暑期学校主题之间的相关性);(c)导师知情及推荐意见。报名材料联系人:周海军 (zhouhj@itp.ac.cn)。对报名材料的处理采取先报名先考虑的方式,不晚于6月20日给出是否接受申请的回复。
 
感谢您对这次活动的宣传与支持。
 
此致
 
      敬礼!
 
汤雷翰、叶方富、周海军
...
阅读(1792) | 评论(0) | 收藏(0)
总共84页 1 2345678910 >跳到
2012-2022 www.swarm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