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物理效应产生的可能原因(一)
20世纪发生了两次重大的物理学革命——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爱因斯坦亲自参与了两次物理学革命,总的来说,相对论较为简单,爱因斯坦几乎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完整的相对论理论(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不过量子力学就比较麻烦了,尽管经过一大批物理学家(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泡利、海森堡、德布罗意、薛定谔、狄拉克……费曼、史温格、朝永振一郎……)的努力,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被建立,但是量子物理效应为什么会产生却没有人知道。
正如爱因斯坦晚年所感叹:“整整50年有意识的思考仍没有使我更接近‘光量子是什么’”。
事实上,爱因斯坦花在量子论上的时间并不比相对论少,但是爱因斯坦显然并没有领悟量子为什么会产生。因此后世的人们常常误解“爱因斯坦排斥量子力学”。其实爱因斯坦并非排斥量子力学,而是对目前的量子理论不满意而已。爱因斯坦在晚年研究统一场时,曾说道:也许我们需要建立一种离散的代数理论,在其中量子力学会自动出来。遗憾的是,爱因斯坦已经没有机会发展如此一种数学理论了。
不过在当今这个时代,也许我们已经可以对量子物理效应产生的原因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
众所周知,量子场论总会出现发散(divergence),因此发展了重整化技术,而重整化技术中最便利的一种技术就是维数正规化(dimensional regularization),Gerard't...